对价值投资者来说,波动不是风险,相反底部区域买的不多导致回报不足是一种风险。
散户乙老师多次讲到战略与战术的问题。他说,“我个人的体会是,在战略上要藐视市场,在战术上要重视市场。翻译一下就是,当基本面并没有证明你是错的时候,你要坚持自己的观点,不要被市场的下跌吓住,要藐视市场。但在战术上要重视市场,尽可能利用市场的下跌,不要轻易满仓,要以尽可能低的价格收集筹码。我目前的错误从大的战略上还看不出,但在战术上显然对市场的重视不够,加仓有点急。”一些成功的价值投资者说,好公司什么时买都是对的,只投资好公司就是战略问题。
目前,我的战略方面认知层次还比较低,还达不到好公司随时买的境界。我大的战略视野包括两个方面,一是好生意,二是好价格。
在战略方向正确的前提下,配合战术,通过仓位管理和买入节奏,力求做一个成功一个,力求不打无把握之仗。
道可学,术要练。
我认为,仓位管理和买入节奏是非常重要的术。别指望一买进就赚钱,这是赚快钱的思路。买第一笔的时候就是要预期还会跌,当拉开价差买到第三笔的时候,当下买的预期的回报率就不低了。
去年白酒我认为到了底部区域后买了第一笔,后来又买了三笔,底仓就不动了,现在是来回做电梯。
散户乙老师说,当我们以很高的PB买入一个股票时,我们短期从公司获得的回报率就极低,它与股市或股票受到的乱七八糟因素影响,导致的股价波动比起来就微不足道,也毫无支撑可言。这就是分分钟套你,让你不停坐电梯的原因。而如果这个公司可以保持长期高速发展,你从公司获得的收益率也会不断的提高。当有一天你从公司获得的回报已经很高,股市的波动幅度已经无法忽略这一回报时,你的账户就不会再亏损或者坐电梯。
去年阿娇我曾经在42元左右买了第一笔,本来预期还会跌的,结果买后就涨,到现在也没到这个价格,持仓计划没实现,只能等着看看还跌下来不。追高的事,基本上不干了。除非闲得慌投个机。
看看散户乙老师的这段话:“我从第一笔买入神华,大概半年多了。这期间无论是持有还是买入的体验,都非常的好。每当我买入时,它的股价总会出现连续的下跌,这就让我的持有成本很低,今年的股息率达到了惊人的10%以上。”
这些中国字都认识,估计有些朋友不理解,为什么连续下跌让持有成本很低?读懂了,战术上就知道怎么干了。
好价格,或者说满意回报率,对我也算是战略层面的东东。当然,你也可以说是战术。回报率满意才准备动手,没动手就不算战术。
上个周回老家农村,听说一个侄媳妇结婚前自己攒了8万元,她存银行只花利息,按照年利率1%,每年利息800元,也挺好,这样她就轻易战胜了85%的股票投资者。
群里有个朋友想给他父母存股票,靠股息给父母发养老金,大约是10、20万资金量的样子,如果按5%的股息率,每年分红0.5-1万元,平均到每个月400-800元,也可以。这个本金是可以继承的。好像农民的基础养老金每月200元左右。
假设买老窖五粮液,至少能买1000股。他的计划是,110元开始拉开价差越跌越买,这是对的。但是他的计划是每次100股。在110元左右买了100股后,一直没等到心仪的价格,现在125了。不知道价格还下来不?酒鬼酒利润跌90%,结果股价创了公告后的新高,短期预测真的就像算命。
父母的养老金慎重考虑是应该的。但是既然长期持股吃股息,低部区域第一笔还是应该多买点。
看好的股票,价格处于底部区域,散户乙老师是怎么买的呢?
散户乙说,“500万资金买股票,就不能有小散思维,不能患得患失。不管后市涨跌(谁也不知道),认为便宜,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买上10万股压仓(广予:股价18元就是180万,大约1/3仓位)再说。股价再向下,就继续买入拉低成本”
散户乙老师说,“我买股票都是没感觉的,只要我认为便宜(我不认为便宜,我一股都不会买),我才不管明天涨跌,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买下1/3仓位买入。然后再慢慢补仓。上了500万,就要主动买套,你想买在最低点,嘿嘿,最后就什么也买不了!”
学习散户乙,最关键的是就三条:
一是买看得懂的好公司。
二是估算当下的回报率,满意就抄家伙,不满意就等机会。
三是运筹帷幄排兵布阵,先头部队,侧翼呼应,打援部队,干部团,都要安排好,以防不测。
至于胜利后打扫战场的战利品,是另一回事了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配资查询网,第一配资门户,杭州股票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